一、科史
甘肃省人民医院放射的从20世纪50年代建院初期就成立了,当时只有一台200mA X光机和几个工作人员,条件非常简陋,但是因为放射诊断业务的开展,当时对临床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
进入20世纪60年代,一批从北京支边下来的医务工作者来到省人民医院,当时在放射科的有胡复君、蒋天龙等人,在他们辛勤的工作和努力下,使放射科的业务和学术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和发展,放射科也逐步形成了诊断和技术工作的分工。但限于当时经济状况的限制,放射科的设备没有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放射科业务的发展。
到了70年代,陆续又有一批从北京支边的大学生来到放射科,放射科添置了50mA的移动X光机,开始了床边X线摄影的业务,至此以后对不能移动的患者也能够进行X光检查。同时放射科又添置了东方红300mA X光机,V.B 400mA X光机,KC 400mA X光机,放射科无论在设备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提高。
80年代,粉碎四人帮后高考恢复,医学毕业生陆续来到放射科,成为放射科的新生力量,并逐步成为业务发展的骨干力量。80年代初期放射科购入飞利浦500 mA X光机,图像的清晰度大大提高,80年代中期购入东芝800 mA X光机结束了放射科“黑房子”透视的历史,与此同时放射科先后购进了台湾西富图、爱克发、虎丘等洗片机使得放射科从此告别了手工洗胶片的历史,放射科的工作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值得一提的是,1989年医院购入大型客车一辆,改装配制日本岛津500 mA X光机、缩印机等设备,当时形象的称之为“影像车”,这辆“影像车”几乎跑遍了全省每个角落,成为当时普查、体查等工作的标志之一,为推动我省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985年购入甘肃省 全身CT机 GE8800,同时成立了CT室,1987年升级为GE9800,并投入使用,标志着我省放射医学进入了现代影像医学时代。
90年代,放射科设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新购进2台GE 500 mA 移动X光机、1台GE 数字胃肠机当时在全省都是位于领先地位,放射科工作开始向数字化方向发展。1996年医院引进了全省 超导 0.5T核磁共振机,1999年引进全国 多层螺旋CT机。新设备的引进和临床应用,大大推动了科室、医院乃至全省的影像医学发展,1997年放射科联合超声科被甘肃省卫生厅评为全省首批重点科室。
2000年开始,放射科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设备上引进了CR、DR、激光打印机、移动CR等大型影像设备,2003年原放射科与CT/MR室合并成为目前的放射科,以设备分科室的局面不复存在,至2005年放射科正式成为一个全数字化影像科室,所有影像设备均实现了数字化图像的存储、传输、打印,放射科的工作。人员上,放射科既有任晓苏主任医师、杨鹏云主任医师这样老专家的指导,又涌现出徐香玖主任医师这样的甘肃省领军人才,同时还有一批年青骨干医生渐渐成为放射科的主力军。面对省人民医院高速发展的挑战和机遇,放射科也在大力的从设备和人才两方面不断的努力和建设,争当全省医学影像专业的领头羊。
二、历史重大事件
1. 20世纪50年代,甘肃省人民医院放射科成立。
2. 20世纪60年代,北京一批支边医务工作者到来。
3. 20世纪70年代, 50 mA 移动X光机开始使用,开始了床边X线摄影业务。
4. 1985年,购进东芝800 mA X光机,结束了“黑房子”透视的历史。
5. 1985年,购进甘肃省 全身CT机 GE8800,成立CT室。
6. 1989年,构建“影像车”,一度成为省人民医院基层医疗的标志。
7. 1996年,购进全省 超导 0.5T核磁共振机并投入使用。
8. 1997年,放射科开始带教、培养硕士研究生。
9. 1999年,购进全国 多层面螺旋CT GE Lightspeed Qx/i。
10. 2004年,购进甘肃省 16层螺旋CT GE Lightspeed 16。
11. 2005年,购进柯达CR-950和DV8900激光相机,自此放射科实现全数字化并彻底告别“黑房子”。
12. 2008年,签订了购买64层螺旋CT意向书。
13. 2009年,科室学科带头人徐香玖主任医师被评为全省领军人才。
14. 2010年,计划购进多功能平板数字胃肠机、3T MR机、DR等大型设备,放射科设备将迈上新的台阶。
三、历史照片:
1.1986 1982年时任科主任张书盛去美国考察引进CT机,左一为张书盛。
2. 1985年,我院成立CT室,成立初期在我院大门口合影。右三为时任CT室主任韩培鑫。
3. 1985年,引进的日本东芝800 mA X光机,放射科 具备影像增强器的胃肠机。
4.“影像车”前合影,1996年,最后排为时任科主任任晓苏。
5. 全国人大代表孟宪慎主任医师在阅片。右一为孟宪慎主任医师。
6. 1993年,我院自行改装增加影像监视器的透视机,放射科自此开始逐步告别“黑房子”透视。
7. 1996年引进的全省 超导磁共振机,以色列Elecint 0.5 T MRI。
8. 1999年底引进全国 多层螺旋CT机,GE Lightspeed Qx/i(左图)。时任科主任徐香玖主任医师在CT机前查看图像,右二为徐香玖。
9. 1999年购进GE 数字胃肠机,放射科开始数字化进程。右一为时任放射科主任杨鹏云。
10. 2004年,引进全省 16层螺旋CT机。图右为工作人员在操作间进行图像分析。
&nb